隨著對腫瘤生物學性質的不斷研究,腫瘤免疫治療已成為腫瘤治療研究中的熱點領域之一,其療效已被越來越多的臨床醫生和廣大患者所認可。免疫治療不同于細胞毒藥物,其作用需要免疫激活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建立起免疫應答,進而轉化成長期的臨床效應,因此免疫治療的評價不宜簡單套用現有的針對細胞毒化療藥物而設立的WHO或RECIST標準。
腫瘤免疫治療反應特點
假性進展
轉移性腫瘤病灶主要由腫瘤細胞和基質細胞組成,并伴隨有一定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浸潤。經過腫瘤免疫治療后,少數的患者會有客觀反應,其腫瘤轉移病灶會縮小,并伴有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的浸潤,利用WHO或RECIST標準能很好地對這一反應做出評價。但是有一些按照WHO或RECIST標準評價為疾病進展(PD)的患者,其腫瘤轉移灶的增大不完全是由于腫瘤細胞的增多引起的,可能是由于免疫治療招募大量免疫細胞浸潤引起的,這種現象稱為假性進展(pseudoprogression)。
延遲反應
腫瘤免疫治療與傳統的細胞毒細胞藥物相比,最特殊之處在于免疫治療是通過激活機體的免疫反應產生抗腫瘤效應的,這一過程包括免疫細胞的活化及叫腫瘤組織的浸潤,從而機體產生臨床可見的抗腫瘤反應,該過程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此為免疫治療的延遲反應。
延遲反應一般表現為下述三種形式。第—種延遲反應:免疫治療過程中腫瘤縮小,停止治療后腫瘤進一步縮小甚至消失:第二種延遲反應:免疫治療初期腫瘤無明顯變化,REC1ST標準評定為疾病穩定,繼續治療或停止治療后腫瘤才縮小,其至消失;第三種延遲反應:免疫治療初期腫瘤明顯增大或出現新病灶,RECIST標準評定為疾病進展,若繼續行免疫治療,腫瘤可能縮小。